上課心得001 – 照拍子

因為在教會和樂團合作的關係,畢竟唱流行曲風都是搭配爵士鼓的,為了會眾順利唱歌,樂手跟著鼓照拍子彈是理所當然的。所以,每每上課時,有些地方沒仔細思考,很自然也就理所當然地照拍子彈。那麼,被老師糾正叫我不要去照拍子彈就是常常發生的事情。比方說有一段樂句,就是要有像喝醉酒一樣。仔細回想生命中,似乎是沒有喝醉過酒的經驗,那麼,為了要體驗,是否要嘗試讓自己也來大醉一場呢? 事實上,就算是喝醉酒,也有醉到胡言亂語,小醉尚有意識,酩酊大醉,… 等等各樣不同的狀況,是否每種醉都要嘗試? 又有一段要表現的感覺像吸毒,恍惚的感覺,因為樂句不斷的重複同樣的音形伴奏,只有旋律高低有些變化,似乎象徵思想在一個地方繞,一直走不出來的樣子。那麼如果用吸毒去比喻,難道也要嘗試吸毒,否則無法表現這樣的感覺嗎? …


而有一段樂句是這樣的,譜子標的是ff 代表很強。左手的伴奏卻反過來不是用累加或是重複的方式營造氣勢。老師提醒這裡要彈得有力圖振作卻欲振乏力的感覺,雖然標ff 卻和一些氣勢輝煌的ff 感覺是不同的。 果不其然第二次反覆音符一樣的樂句時,作曲家用ff漸弱直到p 接到下一個樂句,再次嘗試振作,卻真的完全無力感了。這樣的音樂表達就真的很容易理解,因為自己生命中就有感受過。當然重複的兩段不能彈得一模一樣,包含速度和拍子,不然就會很難聽。

鋼琴演奏被說是”表演”藝術,也就是說,包含演員的成分,即使沒想過,沒做過,但可以想像,並非無論是非善惡都一定要去嘗試。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多讀一些書,多看些戲劇,多增加一些人生閱歷的原因了,因為很多表現出來的東西,有可能是演出來的。

事實上,比對節拍器和youtube或是CD上的曲子,幾乎很少音樂是完全機械式照拍子的,音樂就像呼吸,就像說話一樣,有節奏和韻律,也會跟情緒起伏,但絕不會像機器人一樣。而固定不改變的拍子聽久會厭煩,會累就是這樣的原因。

 

PS: 由於自己還差太遠,所以,上課有甚麼心得就寫下,算是提醒自己,也加深記憶,免得忘記。

PS: 有點想把樂譜也標上,不過太花時間,有空再說吧!

 
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